





進入機場大廳後, 由於這次可以自行劃位, 所以我挑了靠右邊窗戶的53K, 在回家過程中還可以看到日本的地面. 接著, 很快地通過安檢, 搭乘電車抵達空橋候機室. 由於候機室的販賣部位置也和2002年一樣, 所以我毫無困難地買了早餐, 準備登機. 很有趣的是, 候機室裡有1台夏普的LCD TV(液晶電視)






抱歉這麼久沒有更新網誌,事實上,88水災讓我的情緒一直很低落,接下來又是一連串的公務,使得網誌的事就這樣擱了4個月之久。不過,生命還是要繼續,不是嗎?
離開了天六,我搭乘地鐵轉往今天的最後1站:梅田。梅田在大阪的北邊,和位於南邊的難波並列為大阪2大繁華區,也是JR、阪急和阪神3大鐵路網的匯集處,東可達京都,西可達神戶、姬路,線路重疊性高,因此競爭性極強。這3家鐵路公司也都在火車站內附設百貨公司,其中JR引進大丸,而阪急阪神各有自己的百貨公司。不過,2005年,發生了1件驚天動地的事,跌破了所有專家的眼鏡,那就是阪急和阪神居然合併,成為阪急阪神控股公司,不過這段故事峰迴路轉,要講起來實在太複雜,所以只好下次再說了。
晚上6點40分抵達梅田,不愧是大阪第一大站,地下街內部實在複雜,終於完成了我此行最重要的公務-欣賞日立(Hitachi)最新上市的3D手機
,順便玩了一下蘋果(Apple) iPhone和夏普(Sharp) 931SH手機的多點觸控功能,並且在1家牛丼店「朝日」解決了民生問題(550日圓的親子丼)
。接下來,我離開梅田火車站地下街,到介於3大火車站之間的天橋上欣賞夜景。不過,2002年和2009年實在相差太大,頗有滄海桑田之感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阪急把他們的精神象徵:1929年落成的梅田阪急大樓(9層)
當我再度搭上地下鐵堺筋線, 從日本橋電器街抵達天神橋筋六丁目(簡稱天六)的時候, 已經是晚上6點20分了, 夜幕低垂.
阪急的天神橋筋六丁目站, 落成於1926年, 由渡邊節設計師設計. 不過, 它一開始並非屬於阪急, 而是屬於京阪, 之所以會變成阪急所有, 仍然是二次大戰中日本政府對私營鐵道的強制合併所致.
當年京阪從京都到大阪的鐵路, 是從大阪的天滿橋到京都市中心的三條, 不過由於該鐵路彎曲部分太多, 一般民眾並不欣賞. 有鑑於此, 京阪遂申請從大阪的天神橋到京都近郊的大宮的路線, 由於通過當時人口不多的地區, 故可達到直線, 快速的運輸, 至於從大宮到市中心的運輸, 則交給當年還存在的輕軌電車. 當年京阪天神橋站的月台在二樓, 採高架方式.
離開天王寺, 我搭上地下鐵谷町線, 前往下一站: 上本町6丁目站(簡稱上六).
(後者轉載自維基百科)
事實上, 我當初所沒料想到的是, 地圖上說從地下鐵谷町9丁目站可以直接通到近鐵上六站, 但實際上還是走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到目的地.
離開通天閣, 天突然下起大雨來. 在前往下一站: 天王寺火車站之前, 我突然想到, 在大阪拆除路面電車(台灣稱輕軌電車)後, 剩餘的民營輕軌路線-阪堺電軌. 目前阪堺電軌剩下2條路線, 1條從惠美須町站(位於通天閣旁)到濱寺站, 另1條從天王寺站到住吉公園站, 由於並不是什麼通往交通要衝的鐵路, 所以緩慢的路面電車才沒被地下鐵淘汰吧.
於是我前往阪堺電軌的惠美須町站, 想拍幾張輕軌電車的照片, 不過等了許久都不見列車進站, 車站內也幾乎空無一人,
只好放棄, 搭上地下鐵御堂筋線, 前往天王寺站.
2002年時, 由於我來關西的目的是去奈良開會, 所以天王寺就成為我下飛機後的第1站.
離開了長堀橋, 我搭上地下鐵堺筋線, 前往大阪最著名的高塔型建築物-通天閣.
通天閣是1956年重建完成, 設計師是內藤多仲, 東京塔也是他設計的, 目前已經被日本文化廳列為登錄有形文化財(也就是古蹟).
2002年來時, 我完全沒有排隊就進去了, 通天閣前幾乎沒看到什麼人, 除了幾個外國(包含台灣)觀光客之外
離開了心齋橋, 我再度搭上地下鐵, 搭1站到隔壁的長堀橋. 其實剛才在崇光樓頂上, 我就一直想找當年高島屋在大阪的第一棟大樓, 但一直找不到, 於是我決定直接過去找.
在長堀橋地下街(Crystal長堀)吃了碗烏龍麵定食
(650日圓)後, 我東找西找就是找不到. 最後終於確定了...它已經被拆掉了.
高島屋在京都創業, 並於1898年在大阪開設分店, 當時位於東心齋橋的古樸2層樓房
離開難波, 我在地下鐵難波站買了一張大阪地鐵一日券(850日圓), 這樣我就可以憑券一整天自由搭地下鐵了. 因為時間關係, 所以此次旅程將以百貨公司懷舊之旅為主, 不會跑太遠.
早上11點40分, 我抵達今天第2個重要景點: 心齋橋.
心齋橋在地理上仍然屬於大阪的南邊, 和難波合稱南邊2大商業區. 心齋橋的核心, 就是大丸(Daimaru)和崇光(Sogo) 2大百貨公司的總店.
其中, 高的新建築是崇光, 矮的古建築是大丸. 不過, 在這次旅程前的2009年2月26日, 崇光已經宣布, 因為經營狀況一直沒有起色, 決定將這棟方於2005年才新建完工的建築物, 於2009年8月31日賣給隔壁的大丸, 屆時心齋橋這塊市場將由大丸統一.
和台北忠孝東路崇光一樣, 大丸和崇光也有地下門, 直通地下鐵. 從地下鐵下車後, 由於下次來的時候這裡將不再是崇光, 我選擇先進入崇光. 2002年來的時候, 崇光還是村野藤吾大師(上次提大阪歌舞伎座的時候提過了)於1935年設計的舊建築, 且因當年崇光的財務危機而未營業, 此次先進入崇光, 別有一番意義.
因為前一天看電視看太晚, 大概凌晨1點才洗澡睡覺, 翌晨7點半又要爬起來看"超級戰隊系列"和"假面騎士系列", 其實看假面騎士時頭腦已經昏昏沉沉了. 所以8點半看完假面騎士, 我決定繼續補眠到9點半再出門.
這次的目標是位於南海難波站背後的大阪球場
遺址. 古早以前, 關西地區的幾家私鐵, 包括南海, 近鐵, 阪急, 阪神等, 都有自己的職業棒球隊, 並自己興建職業棒球場, 不過現在非常悽慘地, 除了阪神還健在外, 其他3隊都已經遭到解散的命運, 他們當年興建的富麗棒球場也都遭到拆除的命運. 2002年, 我是故意地在整個旅程中, 搭滿所有4家有及曾有職棒隊的私鐵列車, 以及也曾經擁有職棒隊伍的國鐵(現JR)列車, 但這次因為時間因素, 沒辦法像上次那麼搞了.
2002年時, 大阪球場拆除工程正在進行中; 現在, 大阪球場遺址已經矗立1座廣闊的購物空間, 稱為"難波公園(Nanba Parks)".
大阪球場於1950年落成啟用, 之前是專賣局(相當於我國煙酒公賣局, 現JT)煙廠. 我國旅日棒球名將高英傑和李來發(分別是投捕手, 但在日職後來都成了外野手)在1980~1983年曾效力南海隊, 也在這個球場比賽過. 不過, 後來南海隊戰績不佳, 票房也越來越差, 1973年後就再也沒有拿過聯盟冠軍, 1978年後甚至再也沒有進過A級球隊(前3名). 等到熱愛棒球的南海老闆川勝傳過世之後, 他的兒子泰司再也無心支持球隊, 把球隊給賣了.
晚餐後先步行回旅館放了一下東西, 然後又出來, 在1932年落成, 古色古香的南海難波火車站(裡面有高島屋的總店)附近散步, 才再回旅館休息.
大阪市有2個最繁華的中心區, 北有梅田, 南有難波, 中間由御堂筋連接("筋"就是"垂直的大馬路"的意思, 水平的大馬路則稱為"通"), 御堂筋的地下則有大阪地鐵紅線(1933年梅田-心齋橋通車, 1935年延伸至難波, 也是大阪最早的地鐵)在跑. 1971年歐陽菲菲赴日發展, 第1首唱紅的歌就叫"雨中的御堂筋", 後來她又翻回國語, 稱為"雨中徘徊".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iu9LgrpWDc (年輕時)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Vjfqhz1BrQ (最近)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BYkdLqHA94 (中文) 其中, 難波的核心可以說就是這個南海難波站和高島屋總店.
維基百科說, 日本稱為"日本橋"的地名共有3個, 1在東京, 2在大阪, 3在東北地方的福島縣; 但知名度較高的還是前2者.
東京的日本橋, 是日本"道路元標"的原點, 所有日本的幹道起點都在那邊. 在東京日本橋附近, 有日本銀行本店(相當於我國的中央銀行)
, 東京證券交易所, 以及三越百貨公司總店
, 是日本金融業的重要中心; 但大阪的日本橋, 卻是電器街, 現在也充斥著電玩, 漫畫等動漫迷最愛的景點, 不像東京的日本橋, 反而像東京的秋葉原.
更有趣的是, 3個被稱為"日本橋"的地方, 日文的發音都不一樣, 東京的日本橋叫Nihon-Bashi, 大阪的日本橋叫Nippon-Bashi, 而福島縣的日本橋叫Himoto-Bashi.
下了車(南海難波站), 步行到旅館放了一下東西, 就步行前往附近的BicCamera難波店, 說實話, 因為職業病, 這幾天還是得常跑電器專賣店, 畢竟很多先進的電器產品還是只有日本看得到.
BicCamera難波店的原址可說是歷盡滄桑, 古代這一帶(稱為千日前)曾經是刑場兼墓地, 到明治維新之後才將刑場和墓地遷移到更偏遠的地方, 改建為商業區. 不過在明治45年(民國元年, 1912), 這一帶發生大火, 整區付之一炬, 於是在當地有志商人的努力下, 開闢1個大規模的娛樂中心:樂天地.
大正3年(民國3年, 1914)5月開幕, 3層樓高, 有尖塔, 有霓虹燈, 裡面有電影院, 話劇院, 外面有旋轉木馬, 有水族館, 還有冰宮, 從屋頂上可以看大阪市景, 好多好新奇的東西. 不過, 好景不長, 由於老闆轉投資的電影製片廠燒了, 加上偏北的心齋橋大丸百貨公司(詳後述)逐漸吸引群眾目光, 樂天地終於在昭和5年(民國19年, 1930)關閉拆除.
2年後, 在松竹影業(至今仍存在)的努力下, 原址改建為7層樓高的大阪歌舞伎座,
最近有一個機緣, 去了大阪一趟, 這也是一向只搭乘國籍航空公司飛機的我, 第一次搭乘外籍航空公司的飛機, 是日航. 想想還真諷刺, 我當年因為喜歡飛機, 去辦了一張誠泰銀行日亞航認同卡, 結果現在我第一次有機會利用它的時候, 誠泰銀行卻已經消滅了(被新光金控吃掉), 日亞航也沒有了(被併回母公司日航), 真有滄海桑田之感.
我把這次旅程定位為"奇幻旅程或重溫舊夢", 畢竟是天上掉下來的機會, 能夠再回到2002年記憶的地方, 不過如前所述, 太多滄海桑田了. 想想2002年的時候, 銀鹽照相機還是市場主流; 現在不要說全面數位化, 我手上的數位相機都已經是1,000萬畫素了...
2002年搭的長榮767飛機, 現在已經被淘汰, 聽說賣給了俄羅斯
; 這次的日航飛機一樣是767, 而且已經在日航服務23個寒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