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基本上這個話題應該已經被炒到翻掉了, 不過以我出身於新竹某所曾發生多起情殺案件的國立大學的身份, 還是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, 如果有些被稱為"發卡銀行"的女生看到這篇文章, 希望能給她們一點啟發, 不要再當"發卡銀行", 傷害更多純情少男, 而且, 長遠看來, 恐怕受傷更嚴重的, 是她們自己.
為了讓初學者了解這個典故, 我還是簡述一下這兩個名詞. 所謂的好人卡, 就是很多女孩子在拒絕男生的時候, 總是會說:"你是一個好人, 但是你不適合我", 而經常用這種理由拒絕男生的女生, 自然就被稱為發卡銀行囉!! 不過我認為最爛的人並不是發卡銀行, 而是(這種人男人更多)先交往一陣子, 然後只給對方一句"緣沒了"或"感覺沒了"就把人家甩掉再換一個的人吧.
而所謂的去死去死團, 本來是來自1972年的一部特攝片(俗稱人形卡通, 即真人演出的卡通影片)"彩虹超人", 劇情其實是一個要叫日本人全部去死的組織(而組織成員則是二戰受日本侵略之害的人)叫"去死去死團", 他們還編了一首團歌(當然作詞者就是漫畫作者-川內康範先生, 作曲北原純, 主唱安永憲自, 後來更名為水島裕, 以優秀配音身份繼續在動畫界打拚), 其實內容就是一直詛咒人家去死(我就不翻了), 到後來才引申為因為被拒絕太多次, 所以看到情侶就想騷擾, 詛咒他們去死的人(典故來自日本漫畫: 稻中桌球社).
名詞解釋終了, 我想分享一下經驗談及看法.
"好人卡"基本上是一種悲哀. 隱藏在這個現象背後的, 是所謂的"男人不壞女人不愛"這種特殊的社會現象. 簡單來說, 所謂的好人就是經常在女生後面當她的支持者, 幫她修電腦, 借她作業抄, 等等的男人, 而壞人就是那些平時放蕩不羈, 明明說話沒有一句是誠懇的, 但是就是一堆女人會上當的男人. 事實上我當時就有試著去了解一些當事人的心態, 希望大家能夠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, 進而去創造自己真正的幸福:
首先, 有些"發卡銀行"其實不過是看不上對方條件, 但又希望不撕破臉(發卡銀行認為這樣可以不傷害對方, 而去死去死團員則認為根本只是想要繼續利用他), 所以才用這樣的藉口來拒絕別人.
其次, 有些發卡銀行是真的看不到"好人"的優點, 只沉迷於"壞人"外在的華麗與虛謊之中, 甚至去相信一些自己也不相信的事物, 最普遍的是"他是會為我改變的".
不管你或妳的心態如何, 我想提供一些建議以供參考:
雖然以新竹某大學的生態, 女生向男生求助這種事是很難避免的, 但是身為學生, 還是應該思考自己的本份在哪裡, 求助不是不可以, 但是如果完全忘記這份作業對自己學習的意義, 那就好像是到學校來拿學分, 而不是求知識和技能了; 而助人者也要檢視一下自己的心態, 如果是存著一份企圖而助人, 那似乎也失去助人的意義了.
然後, 異性間交往的態度還是應該要誠懇, 誠實, 發好人卡雖然短期不傷害對方, 但是如果未來妳還是找到適合的對象, 妳還是會傷害他的. 被發太多張卡, 最後變成去死去死團員, 往往就是因為每個女生都說他是好人, 卻又拒絕他, 然後卻又和看似比他差的男生交往, 最後變得本來看自己什麼都順眼, 最後看自己什麼都不順眼, 好像自己一點優點都沒有, 才會變得憤世嫉俗吧. 所以與其發好人卡, 不如一開始就告訴他不合的地方, 讓他能夠改變自己或改變對象, 可能對彼此還是比較好吧.
最後, 還是希望大家不要被眩目的外表和媒體的炒作而迷惑, 感情本來就應該是終身大事, 而不該是短暫的激情. 短暫的激情, 雖然可能短時間內真的像媒體所說的, 很愉悅, 但是長期來看這樣的關係可能只有空虛和痛苦吧. 如果真的受到很大傷害才想斷, 往往在斷的過程中造成更大的傷害. 其實我的大一國文老師有講過:"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, 只有無情". 因為眩目外在而互相吸引, 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感情.可能還是需要花上比較長的時間去觀察彼此的心態, 再決定要不要進一步交往, 可能是保護自己比較好的方法吧.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