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(原作者:陳旭華,轉載自中時部落格) 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ymal/archive/2009/05/15/404637.html
魯大學管理學院的桑德教授(Shaun Sunder),每年都會開一門 ,從大學部學生到研究所博士生學生都可以選修。這門課的成績主要是寫一篇期末報告,設計一個有趣的經濟學實驗,而學生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找一個好題目。
桑德要求學生:「找一個你非常想知道的答案,但不知道答案,而透過實驗經濟學的技術,可以幫忙找到答案的題目。」 桑德發現大學部的學生,通常很快就找到一個可以讓他們感興趣的題目,碩士班研究生次之。相對的,博士班學生,平均花最久的時間才能找到研究題目。有一次,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博士生,竟然花了8個星期還找不到題目,師生因此都有很深的挫折感。桑德很遺憾地說:「學生的研究熱情與研究知識成反比。
    桑德在觀察許多著名大學教授的研究活動後,大膽地說:「在美國,許多教授為了升遷而寫論文及做研究,而並不是為了解決他們覺得困惑及感到興趣的問題做研究。因此,一旦獲得終身聘或升上教授以後,他們的研究能量迅速下降,或者根本消失殆盡。」
    因此,當他知道在台灣所謂追求學術卓越,代表的是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文章,甚是利用所謂社會科學文獻影響力指數(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mpact, SSCI),作為教授升等的主要依據時,桑德不禁嘆息說:「太可惜了,這群社會上如此優異的頭腦,不是花時間去思考解決所處社會的實際問題,而是竭盡心力去取悅那些所謂世界頂尖期刊(大多數是美國期刊)的主編。」
    對於知識工作者而言,「熱情」的存在與否,的確是產生績效的重要關鍵。在企業的研發活動中如此,在學術的研究活動中也不例外。台大劉順仁教授《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》對於績效評估如何激勵員工,引發熱情有相當深入的探討。劉教授也認為,社會科學界應該把研究的熱情用在發掘自己家園的問題,並且做出深度與廣度。
    這是學術界的大難題,當你學術成果越豐富時,你對學術可能已經不再有熱情。這也是企業界的大挑戰,當公司看得到的財富越多時,高階經理人對經營事業這種「看不見」的熱情,可能已不復當年。而當這些看不見的美好事物褪色後,經過一段時間,我們就會開始看得到績效(學術品質,或企業的營收、獲利)的退步

☆相關閱讀:最會說故事的教授談《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》
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ymal/archive/2008/08/02/304903.html

★引自:《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》;轉載請全文引用,以免流於斷章取義,並載明作者:劉順仁教授
http://www.readingtimes.com.tw/ReadingTimes/ProductPage.aspx?gp=productdetail&cid=mcfg(SellItems)&id=DY9009

相關專欄: 近年來教育部對大學及教授在《SCI》、《SSCI》、《EI》……等期刊發表論文有嚴格的規定及要求,引起很大的爭議,特別是人文社會法政學者,屢發不平之鳴,政大法律系主任郭明政,甚至在報上撰文批評教育部不只是「戕害學術的兇手」,更是「戕害人權的殺手」。
http://tw.nextmedia.com/applenews/article/IssueID/20090515/art_id/31630976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