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高三教我的國文老師, 朱老師, 是一個很不一樣的人. 他喜歡出一些很特別的作文題目, 例如"給海珊總統的一封信"之類的. 他是工程師出身, 但卻對中國哲學鑽研甚深. 他喜歡在課堂上分享他自己的經歷, 以及最特殊地: 他對儒家經典的解釋常常和課本不一樣, 例如他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樂並不是指音樂, 他認為兩個樂都是快樂的樂, 等等.
 
身為高中生, 對於儒家哲學總是會有先天的排斥感. 但是他總是喜歡為儒家哲學辯護. 他認為, 現在我們看到的儒家思想, 也就是宋明理學, 是所謂的儒學末流. 任何思想到了末流, 一定會因為不知變通, 變成一灘死水. 記得第一次上課的時候, 他就引用了顏回的名言:
 
顏淵喟然歎曰:「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,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!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:博我以文,約我以禮。欲罷不能,既竭吾才,如有所立,卓爾;雖欲從之,末由也已!」
 
顏回是什麼人? 孔子說他:「回也, 其心三月不違仁, 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。 」, 當顏回去世時, 孔子認為他的思想要絕傳了. 像這樣的人都認為無法理解孔子之道, 那麼孔子之道到底如何高深呢? 朱老師卻認為, 儒家哲學是最好懂的哲學, 因為只要順著人類的本性, 就能成為一個儒家思想定義中的"好人", 和顏回的想法正好相反.
 
顏回在說這話的時候, 心情到底如何呢?? 我們小時候看到的課本, 只是輕描淡寫地說, 顏回描述夫子之道之深. 但是朱老師卻認為, 顏回碰到了哲學上的兩難問題, 對孔子講述的道理感到困惑不解. 困惑在於, 孔子的道理, 道德標準, 會因為人, 事, 有截然不同的改變. 朱老師認為:"如果顏回知道順人類本性而為, 他將不會發生任何困惑". 他認為, 今天我們對儒家哲學的理解都來自儒學末流, 對忠孝的要求是"君要臣死, 臣不可不死; 父要子亡, 子不可不亡", 而這完全違背人類本性.
 
那麼, 孔子的想法到底如何呢? 朱老師認為, 君臣的關係, 是以"義"合, 如果君對臣不義, 則臣則可以不忠. 其後的孟子甚至認為:「賊仁者謂之賊, 賊義者謂之殘, 殘賊之人, 謂之一夫. 聞誅一夫紂矣, 未聞弒君也.」"這哪裡是君要臣死, 臣不可不死呢?"
 
至於孝字, 朱老師舉的例子則是曾子的例子. 曾子的父親曾皙, 喜歡喝酒, 有時候喝醉了酒, 就會打曾子. 曾子事父至孝, 往往就這樣挨老爸的打. 有一天, 曾皙真的喝多了, 把曾子打到昏迷不醒. 曾子康復之後, 孔子去看他. 孔子對曾子說:"你這次可是大不孝了, 萬一你真的掛掉了, 豈不是陷你老爸於不義嗎? 以後記得 ,「小杖則受」,小棍子可以受;大杖,用跑的比較快,「大杖則走」"."這哪裡是父要子亡, 子不可不亡呢?", 朱老師說.
 
事實上, 曾子晚年寫了一本書叫做孝經, 第一句話就是"身體髮膚, 受之父母, 不敢毀傷, 孝之始也。"看來曾子真的完全同意孔子的意見.
 
難道孔子為家暴背書嗎? 也未必. 朱老師又說了一個例子.
葉公語孔子曰:「吾黨有直躬者:其父攘羊而子證之。」(我們這邊有很正直的人: 他老子偷了別人的羊, 他去指證他老子.) 孔子曰:「吾黨之直者異於是:父為子隱,子為父隱,直在其中矣。」(我們這邊的正直和你們不一樣: 父親為兒子隱藏, 兒子為父親隱藏, 正直就在其中了.)
簡單來說, 孔子認為, 兒子指責父親的罪惡, 稱不上正直. 偷東西和家暴都是罪惡沒錯, 但卻不能/不應終止兒子對父母的感情. 朱老師認為, 這就是感情, 人性.
 
所以, 對君臣和對父子, 孔子還是有雙重標準的. 原因可能可以從他和宰予(唯一能和他辯論的學生)的對話看出.
 
宰我問三年之喪,期已久矣。君子三年不為禮,禮必壞;三年不為樂,樂必崩。舊穀既沒,新穀既升,鑽燧改火,期可已矣。子曰:食夫稻,衣夫錦,於汝安乎?曰:安。汝安則為之。夫君子之居喪,食旨不甘,聞樂不樂,居處不安,故不為也。今汝安,則為之。宰我出。子曰:予之不仁也。子生三年,然後免於父母之懷。夫三年之喪,天下之通喪也。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?
 
簡單來說, 宰予認為父母去世後守喪3年太久, 1年就差不多了;  孔子認為宰予不仁, 因為嬰兒要3年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, 所以守喪3年是應該的. 從這邊去引申, 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孔子對父子之情這麼重視, 超越人類其他所有的感情.
 
可是, 這樣的思考對一個高中生可能是夠了;  但是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, 碰到人類另外一個最基本的感情, 可能就要破功了......(待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